【绿头鸭·咏月原文】
绿头鸭·咏月
晁端礼
晚云收,淡天一片琉璃。烂银盘、来从海底,皓色千里澄辉。莹无尘、素娥澹伫;静可数、丹桂参差。玉露初零,金风未凛,一年无似此佳时。露坐久,疏萤时度,乌鹊正南飞。瑶台冷,栏干凭暖,欲下迟迟。
念佳人,音尘别后,对此应解相思。最关情、漏声正永,暗断肠、花影偷移。料得来宵,清光未减,阴晴天气又争知?共凝恋,如今别后,还是隔年期。人强健,清樽素影,长愿相随。
【诗人名片】
晁元礼(1046-1113)一名端礼,字次膺。熙宁六年进士,两为县令,因得罪于上司,废徙三十年。政和三年为蔡京荐,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,未及受职而卒。其词约分三类,一为宫廷应制之作,一为抒情写意或咏物之作,一为代言体。有《闲斋琴趣外篇》。
【绿头鸭·咏月注释】
烂银盘:谓中秋月又圆又亮。唐代卢仝《月蚀诗》:“烂银盘从海底出,出来照我草屋东。”
“乌鹊”句:东汉末年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”
瑶台:指雕饰华丽的楼台。
“念佳人”三句:南朝宋谢庄《月赋》:“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
【绿头鸭·咏月译文1】
晚云渐渐消散,淡淡的蓝天如一片琉璃。灿烂的明月从海底升起,银白澄澈光辉一泻千里。清空无尘,月里嫦娥淡妆伫立,历历可数的月桂参差纷披。如玉的露水轻洒,秋风尚失寒意,一年中再没有这样的佳期。久坐露天下看点点萤火闪烁,几只乌鹊正向南飞。楼台上已觉寒冷,栏杆却靠得发热,想下去又迟迟不愿离。
念佳人别后没有音信,共对明月她应解我相思情意。最让人动情的是玉漏声声,花影伤心地暗暗随月偷移。料想明日夜晚,清光不会减弱,但天气是阴是晴又谁能知?让我们共赏今宵,今日别后,下个中秋又要隔一年之期。愿我们都身体强健,年年中秋举杯赏月,海角天涯长愿相随。
【绿头鸭·咏月译文2】
傍晚时云散了,淡淡天宇好似一大块琉璃。圆月如银盘,从海底升起,撒下千里皓皓清辉。晶莹洁白无一丝微尘,恍如可见嫦娥恬淡静立,安静得月宫中参差的丹桂树都似清晰可数。露水刚刚凝结,秋风尚未凛冽,一年之中再没有比此时候更好的时节了。夜露中久久坐着,不时可见几点流萤划过,几只乌鹊向南飞去。久久倚着这冰冷的瑶台,连栏杆都暖和了,还迟迟不愿下楼离去。
想那久别的佳人,音讯阻隔之后,此刻对着这满月,也该懂得这相思深重。最使人伤情的,莫过于那不停息的更漏之声,那满地花枝阴影在月色下偷移,更是令人黯然愁肠。料想明晚的月亮,清光也不会减去几分,但天气是阴是晴谁又能预知呢?就让我们此刻深深凝望眷恋这皓月吧,今夜与它分别后,又要相隔一年才能再见啊。只愿我们身体强壮康健,能永远这样与美酒金樽、素月清辉长相陪伴。
【绿头鸭·咏月题解】
此词别本题作“咏月”,是中秋对月怀人之作。全词对月色、月下之景、月色中人的情思,皆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,从容铺展开一幅浩瀚阔大的月下图画,渐次渲染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相思意境。
宋代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评价此词:“中秋词,自东坡《水调歌头》一出,余词尽废,然其后,亦岂无佳词?如晁次膺《鸭头绿》一词,殊清婉,但樽俎间歌喉,以其篇长惮唱,故湮没无闻焉。”
【绿头鸭·咏月评点】
这是一首中秋怀人之作。全词语言清丽,描写细腻,精确地写出了中秋月景,传神地表达出了思念之情,堪称写中秋词中的佳作。难怪胡仔在《苕溪渔隐丛话》中,对本词这样评价道:“中秋词,自东坡《水调歌头》一出,余词尽废,然其后又岂无佳词?如晁次膺(端礼字)《鸭头绿》一词殊清婉,但樽俎间歌喉,以其篇长惮唱,故湮没无闻矣。”
词的上半部分写秋月之美。开头两句“晚云收,淡天一片琉璃”,笔势开阔,写晚云散去之后,淡淡的天空中好像被涂抹了一层琉璃般的色彩,为下文提到一轮皎洁的明月缓缓升起埋下了伏笔,并为后面的大篇幅咏月之辞开辟了广阔的空间,为后面一切景的描写、情的抒发做好了准备。然后“烂银盘”两句写月亮从海底升起,发出明亮的清辉,让人不禁仰望天空,神清气爽、心情开朗。“烂银盘”言月色皎洁。“莹无尘、素娥澹伫;静可数、丹桂参差”几句以神话入词,描写了一袭素装、娉婷而立的嫦娥和参差生长着的丹桂,真实贴切,使所咏之月罩上了一层迷离的神话色彩,引人遐思。此处“莹无尘”、“静可数”和前面的“晚云收”、“千里清辉”相呼应,一脉相承。到这里,“月”上所用的笔墨已经足够,所以词人笔锋一转,开始写身边的景物。“玉露”写露的质地,“金风”写风的颜色,因为此时正是气候宜人的中秋时节,美景良辰,令人迷醉。“露坐久,疏萤时度,乌鹊正南飞”三句,从曹操的诗句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”和韦应物的名句“流萤度高阁”中化出,缀之以迷蒙夜色,颇具动感,反衬秋夜的宁谧清幽。“瑶台冷,栏干凭暖,欲下迟迟”三句,紧接上文,由外到内,从身外之景过渡到词人的内心。“栏干凭暖”,栏杆被倚靠得温暖了,表明词人倚靠栏杆站立的时间之长,暗示了词人并非单单留恋月光,而是在仰望月亮,怀念着远方的人。这种感情我们也能从结语“欲下迟迟”鲜明地看出来。
词的下半部分写别情离思。“念佳人,音尘别后,对此应解相思”几句笔锋陡转,由自己想到佳人。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语,它紧接上片的“欲下迟迟”,下连后面的郁郁情思,过渡得自然流畅,如行云流水一般,不着痕迹。接着,词人开始遥想当此“漏声正永”、“花影偷移”的时刻,佳人在做什么呢?怕也在因离愁而断肠吧。滴漏在不停地滴注,花影在不停地移动,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,词人思念的那位佳人应该也同词人一样,正饱受着思念之苦吧!可是,最让人烦恼的是两人虽心心相印,相见却遥遥无期,于是词人发出了“最关情”、“暗断肠”的感叹。想想明天的夜月,月亮的清辉或许不会减弱多少,可谁又能料想得到明天夜晚究竟是晴还是阴?现在,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留恋今夜的光景,否则,就只能等到明年再见了。词人这样写,写出了两人心心相印,处异地而思相同,感情深挚却难以相见的苦楚,读来让人觉得万分凄婉。这正呼应了上片的“露坐久”,“栏干凭暖”。结语“人强健,清樽素影,长愿相随”,学苏轼《水调歌头》结句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写法,化用谢庄《月赋》中“隔千里兮共明月”句,用和婉的笔调写出:愿我们都身体强健,年年中秋举杯赏月,海角天涯长愿相随。这一结尾,读来温情大方,毫无衰颓呻吟之感,尽显旷达豪爽之情。
全词一气呵成,收放自如,结构紧密,回环婉约。沈义父在评说长调慢词时说:“第一要起得好,中间只铺叙,过处要清新,最紧是末句,须是有一好出场方妙。”而本词就完全达到了以上要求:开篇直入佳境,过渡巧妙自然,结尾独特规整,表现出一种温婉清丽的美。
相关阅读
文章标题:《绿头鸭·咏月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晁端礼-宋词三百首
链接地址:/tsy/248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