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点绛唇·试灯夜初晴原文】
点绛唇·试灯夜初晴
卷尽愁云,素娥临夜新梳洗。暗尘不起,酥润凌波地。
辇路重来,仿佛灯前事。情如水,小楼熏被,春梦笙歌里。
【诗人名片】
吴文英(约1212~1272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祖籍四明鄞县(今浙江宁波)。终生未仕,游走于苏州、杭州、越州三地之间。晚年生活困顿,六十岁左右离世。吴文英因与奸相贾似道亲近,历来颇具争议。但单就词作而言,其词善用典故,描写细腻,词风清丽,有一定的欣赏价值。今有《梦窗集》遗世。
【点绛唇·试灯夜初晴注释】
试灯:元宵灯会前预演,自农历十二月下旬始。清代徐崧、张大纯编《百城烟水》载:“吴俗十三为试灯日。”
辇(niǎn)路:帝王车驾行经之处,此指京城繁华大道。
情如水:宋代秦观《鹊桥仙》:“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。”
【点绛唇·试灯夜初晴译文1】
晚风卷去漫天乌云,月光皎洁像嫦娥刚刚沐浴梳洗。车水马龙却没有扬起灰尘,细雨如酥滋润着街巷土地。
如今我重来京华,当年赏灯情事又浮现在眼前。最难忘她柔情似水,独回小楼熏被入睡,愿在笙歌声中和她梦里相会。
【点绛唇·试灯夜初晴译文2】
凉风将漫天愁云吹散,明月皎洁,恍若嫦娥刚刚沐浴梳洗一新。大道上车水马龙,却一无尘埃,佳人身姿轻盈,盈盈走过酥润的街面。
重游京华旧地,当日赏灯情事依稀在目。难忘她柔情似水,却奈何此情已如逝水。独自返回小楼,点燃薰香,拥被而眠,春梦依稀里,还听见楼外笙歌阵阵。
【点绛唇·试灯夜初晴赏析】
此词为元宵前夕观灯怀人之作。月色皎皎,美人迤逦行过,画面繁华而又清净,有亦人世亦仙境的静美。故地重游,旧年与爱侣同游观灯的往事,还历历在目。而今情已逝去如水,此刻胸中思念如水,多少事欲说还休。清代谭献《谭评词辨》评曰:“‘情如水’三句,足当咳唾珠玉四字。”
谭献说此词:“起稍平,换头见拗怒,‘情如水’三句,足当‘咳唾珠玉’四字。”(谭评《词辨》)
【点绛唇·试灯夜初晴评点】
本篇为元宵前试灯日观灯怀人之词。词人以清疏的笔调从侧面起笔,以试灯夜的景象做陪衬,烘托出灯市盛况,并用良辰美景及他人的欢乐反衬自己的寂寞凄凉情怀。寥寥几笔,写得委婉自如,将词人心中的诸多感喟娓娓道来。
上片写试灯夜雨后月出之景。开篇两句写天空中雨散云收,天晴月明的景象。以月宫“素娥”代指月亮,以“新梳洗”形容月光明净,比拟浑成,切合“雨后初晴”题意。“暗尘不起”两句转写地面上游人络绎不绝,酥雨乍润,天街无尘之景象。这两句化用苏味道“暗尘随马去,明月逐人来”和韩愈“天街小雨润如酥”三句诗意,糅合而出,切合“试灯夜初晴”之实景。纵观上片,词人不用“雨”、“灯”、“人”字,却把人们雨后游玩赏灯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,构思巧妙,意象极美,词人炼字遣词功力之深厚由此可见一般。
下片写旧地重游,思绪万千。谭献《词辨》中评此词下片曰:“换头见拗怒,‘情如水’三句,足当‘咳唾珠玉’四字。”言换头见“拗怒”,是说词人由景入情,联系自身展开回忆,再结合想象,抒发感慨,借此反映出不平静(即“拗怒”)的心理状态。词人重游旧地,因所见景象而触动心弦,忆及旧日“灯前事”:回想当年,那时自己风度翩翩,也是在这样一个灯若连珠、热闹喧嚣的试灯夜,与伊人相偕游赏,多么美好。眼下同是试灯夜,同样的热闹喧嚣,可伊人的倩影已无处可寻。“重来”、“仿佛”,点出眼前景不是旧时欢,只能引发无限的惆怅与感喟。“情如水”一句抒写无限哀伤。往事已杳,旧情难忘,自己满怀伤心事,能向谁去诉说?赏灯不能遣怀,反添无限惆怅,只得颓然回返,独上“小楼”“熏被”而眠,遥想伊人此刻的心情或许也和我一样。而最深的思念就是想象对方也在思念自己。片末一句紧承上句,以温婉多情的笔触写幽然入梦后,灯市中宛转悠扬的歌声乐声仍在梦中萦回荡漾。到这里,词绪已由换头的“拗怒”逐渐转回平静,而词境也渐入梦幻,恍惚迷离,显得余韵悠长。
相关阅读
文章标题:《点绛唇·试灯夜初晴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吴文英-宋词三百首
链接地址:/tsy/26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