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

首页 > 李白古诗 > 五言古诗 > 时间:2019-01-08 17:32 作者:李白

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古诗全文

猛虎伏尺草,虽藏难蔽身。

有如张公子,肮脏在风尘。

岂无横腰剑,屈彼淮阴人。

击筑向北燕,燕歌易水滨。

归来泰山上,当与尔为邻。

参考资料: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-百度百科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-百度汉语

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

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翻译译文

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

猛虎隐伏在尺把长的草丛,藏腿难蔽身。 有如咱张公子,飞扬跋扈在风尘。

难道你没有横腰而系的宝剑?只是韩信当初在淮阴的时候也受尽委屈。

你现在要击筑去向北燕,在易水滨高唱燕歌。

等你归来,我们相聚泰山上,我们一起隐居,当个好邻居。

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赏析

诗中并没有对尧祠一蒂景物描写,而是引用典故,借以抒发感慨,排道悒愤。继而诗人张开想象的羽翼,驰聘于人间天上,古往今来,任感情的波澜起伏变幻组合。怀着美好的愿望入京,又经受幻想的破灭的失望而引起愤慨。人生无常,诗人感想万千,宣泄于诗中。表现了诗人豁达奔放的襟怀、崇高的情操和不懈的追求,也表达诗人对当时朝廷感到失望而归隐山林之意。

首两句:意思是猛虎伏浅草始终难以遮掩猛虎的身体,猛虎喻友人。

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

第三、四句:“肮脏”二字表明张公子正直不阿的态度,“风尘”明指社会,暗指黑白颠倒,是非不分,奸佞得志,贤才受辱的黑暗政治。“肮脏”与“风尘”形成鲜明的对比,直言道出张十四因秉性刚直不阿,难以避免被人排挤、迫害的遭遇。暗喻是由于朝廷昏庸、权贵排斥,使诗人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,而感到惆怅、苦闷以及愤懑。

第五、六句:“岂无横腰剑,屈彼淮阴人”是用了淮阴侯韩信受辱之典,意在表达猛虎伏浅草终莫能掩。在词语的运用上,也表现出独有的特色。上句“岂无横腰剑”中的“岂”字与下句“屈彼淮阴人”中的“屈彼”二字,前后呼应,不但增强了语气,而且一个威武不屈之士的形象也一跃然而出,表现出极大的力量。

第七、八句:“击筑向北燕,燕歌易水滨”无疑是借荆轲于易水河畔辞别高渐离之典,赞其为豪气英雄。如此,于风尘漂泊中的张十四伟直不阿的形象跃然纸上。

末两句:明确指出诗人希望能与张十四一起隐居,反衬出诗人的政治抱负落空,使诗人感到失望而归隐山林。

全诗借助送别张十四,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未来的深切向往。

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的人物与地名

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古诗提要及诗中人物与地名

古诗提要:

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,被选入《全唐诗》的第176卷第004首,作于开元二十九年(741)。整首诗神韵飞动,感人至深。诗开篇便以猛虎喻友人,直言道出张十四因秉性刚直不阿,难以避免被人排挤、迫害的遭遇,以淮阴侯作比拟,字里行间充满着愤懑与不平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未来的深切向往。此诗首四句,颂张十四虽隐居不仕,但难掩高亢婞直的声名;中四句,用韩信与荆轲之典,表示张十四有两人的才能和勇气。末二句表示希望同隐泰山。

尧祠,据《元和郡县志》记载,在兖州(鲁郡)治城瑕丘县东南七里洙水之西。张十四,据郁贤皓《李白丛考·李白交游杂考》疑为张谓。

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

诗中人物与地名:

张十四是指张谓,唐代诗人。字正言,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《唐才子传》有传,但多错误。少读书嵩山,约开元二十一年(733)北游蓟门,天宝二年(743)登进士第,曾从军西北,天宝十三、十四载(754、755)在安西北庭封常清节度使幕。大历初在潭州刺史任,作有《长沙风土记》。约大历三、四年(768、769)入朝为左庶子,六年又为礼部侍郎,并典大历七年、八年、九年(772、773、774)的贡举。李白于开元二十二年前后曾从元丹丘隐嵩山,可能于此时结识正“读书嵩山”的张谓。张谓于天宝二年(745)登进士第,其时李白正供奉翰林,当有交往。李白有《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》、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两诗,其中的“张子”、“张十四”疑即张谓。乾元元年(758)李白流放夜郎途经口(今湖北汉口),张谓正以尚书郎出使口,两人与当地地方官同游沔州(今湖北汉阳)城南郎官湖,李白有《泛沔州城南郎官湖并序》。

太山:即泰山,五岳之首,在今山东泰安市北。李白《结袜子》有“感君恩重许君命,太山一掷轻鸿毛”。《赠韦侍御黄裳》(其二)有“见君乘骢马,知上太山道”。《赠别从甥高五》有“鱼目高太山,不如一玙璠”。《留别鲁颂》有“谁道太山高,下却鲁连节”。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有“归来太山上,当与尔为邻”。《送范山人归太山》有“鲁客抱白鹤,别余往太山”。《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》有“太山嵯峨夏云在,疑是白波张东海”。《游太山》(其一)有“四月上太山,石平御道开”。《赠僧崖公》有“晚谒太山君,亲见日没云”。《白马篇》有“弓摧宜山虎,手接太山猱”。《献从叔当涂宰阳冰》有“各拔五色毛,意重太山轻”。

北燕:指今北京一带。李白《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》有“怀恩欲报主,投佩向北燕。”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有“击筑向北燕,燕歌易水滨。”

尧祠:据《元和郡县志》卷一○,尧祠在兖州瑕丘县南七里洙水之右,即今山东兖州县东南。李白《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》有“强扶愁疾向何处?角巾微服尧祠南”。“尧祠笑杀五湖水,至今憔悴空荷花”。另有《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》、《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》、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。

易水:即今中易水(瀑河)。源出今河北易县西南,东流经兴定县南,又东南至雄县入古水。战国末燕荆轲入秦刺秦王,与太子丹别,作《易水歌》于此水之上。李白《结客少年场行》有“杀人都市中,羞道易水寒”。《发白马》有“武安有震瓦,易水无寒歌”。《少年行》(其一)有“击筑饮美酒,剑歌易水湄”。《赠友人》(其二)有“长号易水上,为我扬波澜”。《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》有“耻作易水别,临歧泪滂沱”。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有“击筑向北燕,燕歌易水滨”。《奔亡道中五首》(其四)有“洛川为易水,嵩岳是燕山”。《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》有“歌酣易水动,鼓震丛台倾”。《代赠远》有“渴饮易水波,犹来多感激”。

河北:指河北道,即今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辽宁大部及河南、山东古黄河以北地区。李白有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。

淮阴:今江苏淮阴市。李白《行路难》(其二)有“淮阴市井笑韩信,汉朝公卿忌贾生。”《赠新平少年》有“韩信在淮阴,少年相欺凌。”《淮阴书怀寄王宗成》有“暝投淮阴宿,欣得漂母迎。”《猛虎行》有“朝过博浪沙,暮入淮阴市。”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有“岂无横腰剑,屈彼淮阴人。”

鲁郡:唐天宝、至德时改兖州为鲁郡,治所瑕丘县,即今山东兖州。李白有《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》、《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》、《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》、《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》、《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》、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、《鲁郡叶和尚赞》。

 

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由李白作品集收集,为您整理了关于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的古诗原文、翻译(译文)、赏析(鉴赏)、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,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《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》诗词(诗歌)提供必要的帮助!

文章标题: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

链接地址:/shiwen/368.html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