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命词
《绝命词》文天祥
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,惟其义尽,所以仁至。
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?而今而后,庶几无愧!
绝命词赏析
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曾写过一篇《谈骨气》,说道:“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。”其中列举了中国自古以来有骨气的人,在文章中,他特别提到一个人,这个人就是文天祥。的确,中国从来就不缺有骨气的人,如蔺相如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;苏武执汉节牧羊19载;甚至很多文人墨客都在诗句中写到慷慨赴死;晚清也有“引刀成一快,不负少年头”、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”这样的义士……但像文天祥一样真正用生命实践这句“慷慨赴死”的,在他之前大概没有几个吧?
在零丁洋上写下《过零丁洋》后,文天祥以为这会成为自己的“绝命诗”,但事情没能按他想象的那样发展。祥兴二年(1279年)二月,宋、元双方在海面上展开最后的拼搏。结果元军轻易击败宋军,陆秀夫随后背着小皇帝跳海殉难,宋朝彻底灭亡。此役后,张弘范为了继续招降文天祥,将其押送大都。结果,文天祥在路上绝食八日而未死。到达大都后,见到元朝君臣,文天祥坚决不行跪礼,以高贵的气节让元朝君臣大为佩服:满朝大臣竟都不忍杀害他。为了劝降文天祥,元朝不惜动用平章政事阿合马、丞相孛罗、南宋的降臣、文天祥的亲弟文壁,甚至被俘的南宋小皇帝,但文天祥说:“弟兄一囚一乘马,同父同母不同天。”表示自己的决绝之心。
元世祖忽必烈爱文天祥的才能和气节,至元十九年(1283年)十二月,亲自劝降文天祥。文天祥的态度是:“一死之外,无可为者。”最后,忽必烈不得不在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(1283年1月9日)决定处死文天祥。行刑这天,文天祥从容地向南方跪拜,慷慨就义,终年47岁。忽必烈知道文天祥被处决,惋惜地说:“好男子,不为吾用,杀之诚可惜也!”在文天祥死后,其妻收尸时,在文天祥的衣带中发现这首绝命词: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;惟其义尽,所以仁至。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?而今而后,庶几无愧!”
文天祥为什么在临死前要写这些?因为仁义是千百年读书人追求的至高境界,能实现仁义,离圣人也不远矣。
“孔曰成仁”,“仁”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。孔子在《论语》中提到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、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、“能行五者(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)于天下,为仁矣”、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”等来阐述其仁政思想。
“孟曰取义”,作为孔子之后的另一个大思想家,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,提出“义”,指出“义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”。孟子也曾说:“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
可以看出来,孔子的“仁”和孟子的“义”中都提到了生死的问题。孔子说:“杀身以成仁”;孟子说:“舍生而取义”。他们都主张为了仁义,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掉自己的性命。这样的思想经过董仲舒的发挥,被定义为封建道德的最高原则,到两宋时,由于理学家的进一步推崇,“仁义”就与封建道德等同起来,成为读书人的至高准则。
“仁”是什么?“义”是什么?二者有何关系?“仁”就是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等品质;“义”是正义、公义。如果把“义”做到极致,那么,仁也就跟着到了。这就是“仁至义尽”。怎样将“义”做到极致?那就是舍生取义了。想想这个,也就理解文天祥最后的选择了。
我们从圣贤书里学到了什么?四书五经里面的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不就是仁义的学问吗?
我现在已经决绝地选择为国家慷慨赴死,做到了“义尽”。那么,从今以后,我再没什么可惭愧和遗憾的了!
这首绝命词读来,除了豪迈之气外,有一股“仁义”的程式化感觉。但是,这份看似理论的“仁义”有多么不易?为了“仁义”他决绝地牺牲掉自己的性命!为了这份决绝,文天祥牺牲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性命,还有一妻二妾二子六女的幸福家庭。在其诗作《二女第一百四十八》中写道:“床前两小女,各在天一涯。所愧为人父,风物长年悲。”他难道真的没有遗憾?国家民族就这样被灭,他难道真的没有遗憾?
没有遗憾不可能,他只是说,他对得起圣人的教诲了。而面对圣人教诲的其他能臣呢?难道不应感到羞愧吗?到底这样的圣人之道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?到底这和吴晗说的骨气有什么关系?到底今天我们还会不会有这样巨大的精神力量?
这些问题,我们可以去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的文天祥祠(又名文丞相祠,是文天祥当年被囚禁和就义的地方)寻找答案。
相关阅读
文章标题:文天祥《绝命词》赏析-仁义
链接地址:/shangxi/33835.html
上一篇: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赏析-留取丹心
下一篇:刘因《观梅有感》赏析-哀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