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愁阳春赋》白话译文
东风归来的时候,人们见到碧草就知道春天来临。荡漾隐约,垂柳柔顺的样子为何如此让人感到哀愁。天色清朗,气候温和,江面上的雾气呈现碧绿色,花香清新。广远的田野一片碧绿,浮云被清风所吹当,景色鲜丽,相互辉映。水长长流去,山连绵不断,窥看青苔处涌出泉水。隐隐约约,若隐若现,看见飘荡在空中的蛛丝萦绕着轻烟。我的魂似乎都和这些景色一起断了,凄然的醉倒在这风光之中。
至于听到陇头流水分离四下的声音,江岸峡谷中猿猴哀转的啼鸣,想起昭君出往边塞,宋玉放佚枫林。试着登上高山去眺望远方,则让人感到痛心切骨、悲愤之至。春心荡漾如同水波,春愁散乱如同飞雪。兼得所有情感上的悲伤与欢喜,在这个阳春时节有感而发。
如果在湘水边有一个我所思念的人,隔着重重云霞而没办法见到。将离别思念的泪水洒向微波,在向东而去的流水中寄托自己的情感。如果能让春光可以搅在一起而不消失的话,我想将它送给远在天涯的佳人。
《愁阳春赋》赏析提要
愁阳春赋 此赋为感春怀人之作,可能与《惜馀春赋》是同一时期的作品。作法与《惜馀春赋》亦相似。元人祝尧《古赋辨体》云:“先用连绵字以起下句之意,是学《九辩》第一首。‘若乃’以下,则是梁陈体。”所论近是。《愁阳春赋》作者简介
李白(701~762)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
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天水附近),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,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(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,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)。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(今四川江油)青莲乡。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。
公元742年(天宝元年),因道士吴筠的推荐,被召至长安,供奉翰林。文章风采,名动一时,颇为唐玄宗所赏识。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,在京仅三年,就弃官而去,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。公元756年,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,他感愤时艰,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。不幸,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,失败之后,李白受牵累,流放夜郎(今贵州境内),途中遇赦。晚年漂泊东南一带,依当涂县令李阳冰,不久即病卒。
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,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。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,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,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。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“谪仙诗人”,无与伦比的“一代诗豪”!
李白的诗,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,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,他继承、发展了屈原、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,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,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,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、奔放、飘逸的风格。
相关阅读
《愁阳春赋》由李白作品集收集,为您整理了关于愁阳春赋的古诗原文、翻译(译文)、赏析(鉴赏)、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,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《愁阳春赋》诗词(诗歌)提供必要的帮助!
文章标题:愁阳春赋
链接地址:/shiwen/96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