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《古意》并不是怨妇诗而是凄美爱情的赞歌
题解:古意,犹拟古、仿古。亦即讽咏前代故事以寄意的诗题。
一般都认为李白的《古意》也是一首怨妇诗,然而我的理解这是一首爱情的颂歌,其实是一首对弱者自强的凄美爱情之赞歌,而绝非一般理解的怨妇之词。
君为女萝草,妾作菟丝花。(雄为女萝,雌为菟丝。<同一植物>)
轻条不自引,为逐春风斜。(女萝的枝条为菟丝的花而攀引,为追逐爱情而伸出了橄榄枝)
百丈托远松,缠绵成一家。(依托松树做媒,让雌雄菟丝子结为一体,成为了夫妻)
谁言会面易?各在青山崖。(谁说结合是一件容易的事?如不相见,也就是天各一方)
女萝发馨香,菟丝断人肠!(女萝为菟丝发出爱的馨香,让菟丝颤动了花房搅断了心肠)
枝枝相纠结,叶叶竞飘扬。(它们的枝条相互缠绕,犹如俩人紧紧的拥抱,叶子的飘扬就象他们快乐的手舞足蹈)
生子不知根,因谁共芬芳。(女萝因为爱到了忘乎所以的境界,菟丝又为谁共享了花的芬芳)
中巢双翡翠,上宿紫鸳鸯。(日中如翡和翠在爱的小屋成双成对,晚宿则是一对缠绕红被的鸳鸯)
若识二草心,海潮易可量。(想要知道女萝和菟丝的爱情有多热烈,就去度量海潮的汹涌澎湃吧)
《古意》整篇诗文的意境:
在幽静的山谷中,一株女萝草,一株菟丝花,原本没有任何关系,各自在属于自己的一片世界里生活着,只是当春风一阵阵拂过,两株草的藤蔓枝条才在青山崖畔相互望见了,或者是闻到了彼此散发的馨香,无奈相隔遥远,想要见面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。
他们相互吸引着,在春风里生长,蔓延,各自向着一颗高大挺立的松树逶迤而去,最后终于并肩缠绵在一起。菟丝花和女萝草都是没有根的植物,仿佛是没有根基的情人,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家,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,只能依靠和缠绕在一棵松树上,滋生着缠绵而凄苦的爱情。就这样凄凄迷迷缠绕着,枝枝叶叶纠结着,爱情的芬芳盛开着,飘扬着,然而芳香里不仅仅是甜蜜,还有断肠的忧伤。花开过后,收获爱情的果实,然而,这两株自身尚且没有根源的爱情之草,他们的种子又在何处去扎下根基,和谁去延续生命的芬芳呢?
松树上有成双的翡翠筑巢,有结对的鸳鸯齐飞,天下所有的人都能看到翡翠与鸳鸯的相亲相爱,也羡慕它们双宿双栖,结伴同飞;而女萝与菟丝两株草的缠绵相爱与生死相依的深情,却不为世人所理解,正如同那潮涨潮落的海水一样,无人知晓其深沉度。
由此,由物及人,诗人分明是借浩瀚森林里两株柔弱无根的植物,依托高大松树缠绵生存的意境,来描述一对浪迹天涯、寄人篱下的恋人或夫妻,从相识到相爱相守的艰难历程。正仿佛这无根之草,在风雨里飘摇,也在风雨里更加缠绵,情深意重。他们有着对自己生活艰难的断肠之伤,也有着因爱情而相依相守的芬芳绽放,还有着对将来子女生活的担忧;但这些并没有阻拦他们的爱和希望,他们用“翡翠”与“鸳鸯”的幸福生活,来比照世间寻常夫妻的快意人生,而只有了解他们的人才会明白,这对患难夫妻之间的深情,深如海水,不可取量。
唯有爱情的赞颂这一主题,才能解释“若识二草心,海潮易可量”,而把此句解释为怨妇表达海枯石烂不变心,实在是太勉强。为爱情大唱赞歌也是符合李白的一贯风格。悲悲切切作怨妇诗,那就不是李白了。想来古诗人都作怨妇诗,迷糊了大家的双眼,哈哈!所以个人认为李白《古意》并不是怨妇诗而是凄美爱情的赞歌!不知您是如何理解李白的这首《古意》的?
相关阅读
链接地址:/jianjie/8129.html
上一篇:简论李白《秋浦歌》十七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