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刘长卿·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原文】
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
刘长卿
古台摇落后,秋入望乡心。
野寺来人少,云峰隔水深。
夕阳依旧垒,寒磬满空林。
惆怅南朝事,长江独至今。
【诗人名片】
刘长卿(?—约790)
字号:字文房
籍贯:宣城(今属安徽)
作品风格:雅畅清夷,工秀委婉
诗人小传:
刘长卿(约726年~约786年),字文房,宣州(今天安徽省宣城市)人,唐代著名诗人。他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进士,肃宗至德年间任长洲尉,因事下狱,贬播州南巴(今天广东省茂名市东南)尉。代宗大历年间,他担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,因鄂岳转运使吴仲孺的诬陷,被贬睦州(今天浙江省建德县)司马。官终于随州(在今天湖北省安陆市境内)刺史,故史称“刘随州”。
刘长卿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,尤工五言。他的五律简练浑括,于深密中见清秀,因生平坎坷,故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,同时对安史之乱后中原荒凉凋敝的景象也有所反映。
【刘长卿·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注释】
吴公台: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内。原为南朝宋时,沈庆之攻竟陵王刘诞时所筑之弩台,后来陈将吴明彻围攻北齐敬子猷,增筑之以射城内,即以吴明彻而得名。
摇落:指草木凋零。
入:别本作“日”。
旧垒:旧的军事工事,即指吴公台。
【刘长卿·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译文1】
登上古老的吴公台,发觉自从草木凋零以后,秋意就渗入了我远望故乡的心情。这偏僻的寺庙来人很少,云雾搅扰的峰峦隔着深深的涧水。夕阳倚靠着旧时工事,寒冷的磬声洒满空旷的树林。我为了南朝那些往事而惆怅啊,而长江却独自流淌,直到如今。
【刘长卿·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译文2】
古老的吴公台草木凋落,寒秋来临勾起我的乡思。
荒野的寺院游人来得少,隔着幽深的流水望山峰。
夕阳依着旧城迟迟下落,空林回荡着阵阵寒磬声。
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,只有长江奔流从古到今。
【刘长卿·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译文3】
古台破败草木已经凋落。秋天景色引起我的乡思。
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,隔水眺望云峰更显幽深。
夕阳依恋旧城迟迟下落,空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。
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,只有长江奔流从古到今。
【刘长卿·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赏析1】
这是一首吊古诗。这类诗歌的特征通常是:访古迹、思古人,进而以古喻今或以古比今。最后一部分古今对照,限于诗歌篇幅往往并不明言,而要请读者对照诗歌所作的背景来仔细体味。此诗也不能外,开篇先写访古迹——吴公古台,正当秋季,草木凋零,一派苍凉荒僻景象。“秋入望乡心”或作“秋日望乡心”,私以为太平,“日”字不如“入”字为好。况诗人登台眺望,本为思乡而望乡,然而秋意却扑面而来,扰乱了他的心绪,于是乃有下面吊古意。此诗虽然言及思乡,但本意正不在思乡,故以“入”字佳,倘用“日”字,则使前后句不相契合。
颔联再写景,此处虽然有寺,却是“野寺”,也即僻远少人之寺庙,更添荒凉之感。峰峦叠嶂,雾霭缭绕,又隔涧水,正说明道路曲折不畅,故而来人稀少,同样也是为了表现荒凉。此时夕阳西下,似乎倚靠着旧垒,迟迟不肯逝去。所谓“旧垒”,即旧日的军事工事,往昔沈庆之曾筑此台以攻刘诞,吴明彻增筑以围敬子猷,前者刘诞为叛逆,沈庆之为平叛,后者敬子猷为北虏,吴明彻为御寇,都因此台而建功勋。如今此台竟如此荒僻,草木滋生,野寺少人,此正出吊古抚今意。刘长卿历经玄宗、肃宗、代宗三朝,亲身经历安史之乱,此乱既是藩镇叛乱,也属北虏侵中原,正相应沈庆之、吴明彻事。诗人因此慨叹“惆怅南朝事”,往事已矣,名将俱逝,如今的动乱又有谁来平定呢?
“寒磬满空林”一句,也在慨叹中插入写景,此景正因和诗人的心绪,也对照以上各句。有磬已见有寺,磬声凄寒,以见秋之至也,空林以见人烟稀少,一个“满”字,将以上意象完美地统合起来,似乎诗人耳畔唯余晨钟暮鼓,佛家旨趣。在佛家看来,万事皆空,昔日辉煌是空,今日离乱也是空,于是诗人感慨前事今意,乃云“长江独至今”——长江继续流淌,从古至今,从未停下脚步,历史就在江流声中反复变迁,前事已矣,将垒亦化荒僻,今事虽在,也终将消逝无踪。抚今追昔之际,加以佛家旨趣,加以对历史更高角度的关照,则使全篇于悲凉外更添一份无奈,于是余音袅袅,余韵不绝……
【刘长卿·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赏析2】
本诗是作者在扬州于秋日登吴公台时写的吊古咏怀诗。诗中着意描绘了吴公台的萧条冷落:古台摇落,野寺无人,云峰隔水,旧垒夕阳,空林寒磬,这些景物构成一幅完整而凄清的画面。面对这样萧条的景象,回想六朝往事,自然会感慨不已,不胜惆怅。这也充分反映了作者累遭贬谪,心境悲凉,对仕途厌倦而思归的抑郁怨愤情绪。
高仲武评刘长卿诗“诗体虽不新奇,甚能炼饰,大抵十首以上,语意稍同,于落句尤甚,思锐才窄也”(《中兴间气集》)。张戒称其“笔力豪赡,气格老成……‘长城’之目,盖不徒然”(《岁寒堂诗话》)。顾璘称其诗“雅畅清夷,中唐独步”(《批点唐音》)。
【刘长卿·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赏析3】
本诗是诗人旅居扬州,秋日登吴公台写下的吊古咏怀诗。诗人描写了登吴公台所见的萧瑟荒凉的景象,慨叹历史的兴亡变化,吊古伤今,抒发人生失意的惆怅。诗题中的吴公台在今江苏江都县,本为南朝刘宋沈庆之攻竟陵王刘诞时所筑的弩台,后陈将吴明彻围攻北齐敬子猷时又增筑,故名吴公台。
首联写诗人观吴公台引发的感慨,即景生情。古台在风雨的多年侵袭下已有颓圮的倾向,丛生的草木也在秋日纷纷凋零,这样的景象不由使身在他乡的诗人怀念起故乡。
颔联写古迹所在之地已非往昔般繁华喧闹,成为少有游人、封闭于野地间的残台。上句,诗人写近在眼前的古台,后句,诗人将视线拉远,遥望那远远的山峦。也许是古台过于荒凉,诗人已经不忍再看,于是放眼远山,以排解胸中冲荡郁郁之思。
颈联,诗人以夕阳衬旧垒,以寒磬衬空林,将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长满了衰草寒烟的凄凉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夕阳缓缓下沉,寺院中传来的钟磬声在空林中弥散开,那金石的声音仿佛也带着寒气。
尾联写江山依旧,人物不同。古台依旧,青山依旧,钟磬依旧,而那时的英豪早已不在,唯有秋日夕阳里滚滚的长江水不停歇地奔涌。“独自今”三字,悲凉慷慨,道出诗的神韵。有人认为,最后两句有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”之气韵。
全诗抚今追昔,写景寄情,感情深沉。诗中,诗人所见的秋声、古台、野寺、夕阳、故垒、寒馨、空林都和诗人一样满怀惆怅,而独有长江水依然滚滚东流,把历史的烟云淘尽。诗的神韵尽在不言中。
【唐诗常识】
格律诗有一病,名为“上尾”。古音平上去入四声,总以交错使用,更能显得起伏波折,音调华美,故此诗人常常将律诗出句的仄尾分派上、去、入三个仄声,此后逐渐成为一种风尚,进而成为一种规定。以孟浩然《早寒有怀》为例,首句在可用韵可不用韵之间,暂且不论,三句尾“曲”为入声,五句尾“尽”为上声,七句尾“问”为去声,交错运用。倘若不符合这种规定,上下两个出句尾字同调的,就叫“上尾”,比如刘长卿这首诗,三句尾“少”,五句尾“垒”,都是上声。当然,一般情况下轻微的上尾不算什么毛病,倘若三个出句尾,甚至四个出句尾都是一个声调,那就是大病了。
相关阅读
文章标题:《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刘长卿-五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
链接地址:/tsy/212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