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八声甘州原文】
八声甘州
序:辛卯岁,沈尧道同余北归,各处杭、越。逾岁,尧道来问寂寞。语笑数日,又复别去。赋此曲,并寄赵学舟。
记玉关,踏雪事清游,寒气脆貂裘。傍枯林古道,长河饮马,此意悠悠。短梦依然江表,老泪洒西州。一字无题处,落叶都愁。
载取白云归去,问谁留楚佩,弄影中洲?折芦花赠远,零落一身秋。向寻常、野桥流水,待招来,不是旧沙鸥。空怀感,有斜阳处,却怕登楼。
【诗人名片】
张炎(1248~1320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号乐笑翁,祖籍凤翔府成纪(今甘肃天水),客居临安(今浙江杭州)。出身贵族家庭,其六世祖张俊为南渡功臣,封循王。其父张枢,精通音律,与周密为词社社友。前半生生活优裕,宋亡后,因家道中落,穷困潦倒,曾一度北游燕赵欲谋官养生,但均无果,南归后潦倒至死。今存词三百首,辑为《山中白云词》。
【八声甘州注释】
玉关:玉门关。代指边塞地。
江表:江外。指长江以南地区。
西州:即古扬州城,在今江苏南京市西。唐代《晋书·谢安传》载,谢安死后,羊昙曾醉至西州门,恸哭而去。此代指故国旧都。
“一字”二句:用红叶题诗典故。
“为谁留”二句:战国时期楚国屈原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“捐余玦兮江中,遗余佩兮醴浦。”“君不行兮夷犹,蹇谁留兮中洲。”此处化用其意。中洲,即水洲中。
【八声甘州译文1】
还记得在北方玉门关,我们踏着积雪轻快漫游,寒气凛冽冻硬了貂裘。沿着荒枯树林古老山道,到长长的黄河休憩饮马,这内心情意似河水悠悠。短梦醒来依然在江东漂流,禁不住老泪纵横漫洒杭州。想借红叶题诗但一个字也写不出,因为飘落的片片红叶已布满忧愁。
你匆匆地载着白云归去,试问是谁将玉佩相留,在中洲徘徊弄影久久不走。折一枝芦花寄赠远方朋友,我就如这飘零芦花一身寒秋。在平常的流水野桥上漫步,我盼望见到友人,可等来的,已不是旧时熟悉的沙鸥。空自怀着万千感慨,在暮色苍茫斜阳西下的时候,我却因忧愁难排害怕登楼。
【八声甘州译文2】
记得当年边关,我们曾踏雪漫游,寒气凛冽,冻僵了貂裘。也曾沿着枯木古道,行至黄河边饮马暂歇,此中豪情意气,至今回味无穷。北游如一场短梦,醒后依然身在江南,禁不住老泪纵横,如羊昙泪洒西洲。欲借红叶题诗,却一个字也无题写处,片片落叶上,早已密密写满哀愁。
君从此归隐那白云深处,试问还有谁如屈子,捐玦遗珮,顾影自怜,独立中洲?且折一枝芦花以寄赠远人,却被芦花飞絮零落,染上一身秋意。沿着平常走过的野桥流水漫步,招引而来的,却已不是旧日熟识的沙鸥。空怀无限感慨,斜阳正好,我却害怕独自登楼。
【八声甘州题解】
此词为追念北游、感怀寄赠之作。张炎曾同沈尧道应召北上为元写金字《藏经》,翌年回归南方,之后居越州,与沈尧道及赵学舟皆有往来唱和。全词多处化用典故,曲折表达孤臣遗民的沦亡之痛,有不尽悲慨。
清代俞陛云《唐五代两宋词选释》赞曰:“通首警重,无懈可击。”
【八声甘州评点】
本篇为赠友抒怀之作。上片追叙北游往事,表达如今失意南归成为江南遗民的忧郁以及江山易主后的亡国之痛。词人先是勾勒出一幅迎风踏雪的北国羁旅图,回忆了与朋友在北方的往事,后写身世漂泊、无心写诗的哀愁,暗喻“亡国”愁。下片用湘君、湘夫人典故,表现友人离去的失意彷徨,抒写深挚的友情和身世飘零之悲。全篇将身世之悲和亡国之痛交织抒写,先悲后痛,先友情后国恨,立意高远,境界阔大,风格苍莽,又深情绵邈,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。俞陛云《唐五代两宋词选释》赞此词“通首警重,无懈可击”。
相关阅读
文章标题:《八声甘州·记玉关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张炎-宋词三百首
链接地址:/tsy/2673.html